互联网创业转向下半场
“被公司裁员了,想自己琢磨点生意?”“感觉做什么都不挣钱,有没有什么新的致富机会?”“疫情之后哪些行业会爆发?”
最近,越来越多人有过类似的疑问。
其实这是好事,起码看到我们中国人斗志没有丧失,还在为了未来努力拼搏,努力改变现状。
2019年被评为没有持续性风口的一年,所谓的风口期越来越短,有人迎风而上,大多黯然退场。而在2020年的开端,创业者也因肺炎疫情集体陷入关于生存的恐慌。
但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也是消费新品牌的爆发之年,完美日记、橘朵、美康粉黛等国货化妆品品牌崛起;to B产业风口渐强,出海和下沉市场也发展迅猛,互联网公司正把业务线蔓延向该领域。这一年,我们看到创业公司的造血能力在逆境中被验证。在未来,还有更多的新商业机会等待我们发现,他们现在或许只露出苗头,或者只是小众品类,甚至有些技术还未实现应用。比如,新保健品牌、一人食、私人订制服饰、隐私保护系统、基于5G通讯的车路协同。
想在后疫情时代创业,首先要了解商业的本质
但是,说实话,这些概念跟我们普通人真的非常遥远,或者说对于原本不在行业内的人来讲,实操性不强,罗振宇所说的这种小趋势,普通人也真的很难把握,那么有没有适合普通人做的生意呢?
有,但是我只了解我熟悉的领域,中国行业细分太多了,我没办法给每个人创业建议,但是我能按照我的理解,来分享一下创业的本质,或者说商业的本质是什么,也许了解了这个最底层的逻辑,你能结合你的知识和经验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或者说的直白点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
在《李嘉诚传》中,李嘉诚不断强调诚信,仔细想想,根本不可能,五块钱的东西十块钱卖给别人,你不可能告诉别人成本只有五元吧,不告诉别人就是不诚信,告诉别人的话还卖得出去吗?
比如股市,在股市中没有道德,逃顶的欢天喜地,套牢的痛哭流涕,谁管谁!商业社会就是反道德的社会,换句话说,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思维模式在商业社会的应用都是错误的,要想盈利,一定要反着来。
索罗斯说过: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这里的假象和谎言本质上就是欺诈,所以,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消费,都必须具有眼光;
什么是眼光?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你能看见。别人看见的东西,你不仅能看见,而且还认识。别人认识的东西,你不仅认识,而且还会玩。别人会玩的东西,你不仅会玩,而且还能玩好、玩出花样。别人都争着抢着要玩,都想玩出花样的东西,你已经玩腻味了,于是果断离场(所以,当买菜大妈都去炒股的时候,就意味着股票要跌了。
关于创业行业的选择
当一个机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机会的时候,它已经不是机会了。
一个行业刚起步时——这时候是竞争激烈的前兆,就如互联网、以前的煤炭业、房地产爆发的前夜即使你知道来钱,也轮不到你,因为你无法融资,更不用说背后的行业规则;
此时不再是能力的比拼,而是资源与人脉门槛的大比拼,所以,对于白手来说,跟人家比资源还没开始就输了我们要记住的是:当一件事还没有被人认可时才是真正的机会!
反过来理解就是:只要是有人推荐的机会就不是机会别人推荐的机会深圳是骗局,比如庞氏骗局;
这种机会连你我这种小瘪三都知道了,人家大佬会不进入吗?!世界上当然有暴利行业,但等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是别人退出的时候了!当卖菜的大妈都去炒股的时候,就意味着股票要跌了,不懂得基本的价值交换,不被骗都很困难,还是不要想赚大钱这种遥远的事情吧;
当有一天我们能明白“别人为什么要把能挣钱的信息白给你”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走得最远的往往不在暴利行业,而是扎扎实实做事的人!
行业已经成熟的时候——一个充分竞争的开放市场上每行每业都有赢家输家,但行业间则有利润率平均化趋势。所以,当真有这么一个能赚大钱的行当,当这信息公开的时候,那结果便是利润率被摊薄的时刻!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这是赚钱的领域时为时已晚, 别人去其他领域我们才涌进来“暴利行业”除了先行掌握技术优势的高新产业,就是出现于极度倚仗权力杠杆的垄断领域。
我国搞了30年市场化,商品、技术的流通以及劳务流动已经相对自由,但是真正拥有技术优势的高新厂商并不多,仅仅BAT,所以,这个行当出现巨富的几率并不大现有的巨富高度集中在房地产—金融资本领域。地产与资本(金融)这两个领域开放程度最低,垄断程度最高,权力的作用最大。而正是在这两个领域、尤其是两者交融的领域,巨富纷纷崛起。
在中国,房地产开发,贸易,基础产业,能源产业,通信产业等国家要害产业是富豪家族财富的主要来源,大多是需要审批的项目,你以为房地产谁想做就能做?开玩笑!
一个屌丝,没有技术优势,不可能发展为高新企业,没有资源优势(更不可能拼爹),无法靠拢权力资源,怎么可能发展为巨富?一句话,白手就应该脚踏实地去收集资源而不是盲目入场。
什么都想做,意味着什么都做不了;狮子追猎物,只追最靠近的,相当于一个追一群,会耗死你的;见效最快的永远是细节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不永远对称的。
所以,真正值得珍惜的是我们身边琐碎市场中的机会,尤其是让你憔悴万分却让你从零到1w、10w的机会;而这种机会要求你在一个行业扎扎实实做下去,扎根固然不能让你一夜暴富,却能取得切实的成长。
即使是白手起家的马云,也只是因为盯准了大势;在风口上的猪都能飞,做起来之后,才有很多的资源---比如官僚资本,风投等-----的涌入机会往往在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行业洞察力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进入行业之后的操作能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方向比努力重要;对想法的过滤筛选比精益求精更重要)
明白风险或者说能力边界在哪里很重要
在我们激情澎湃的决定干一番事业时,很少有人能自知的看清风险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承受度到底有多少?就好比你可能不断努力规避和控制人生的危机,但他最后总比你想象得更大,更深刻。很多公司扑向海外市场,有背书的公司会把海外市场当做一个实验室,也是个学习外面的世界的机会。走出去需要的是成本、会有风险,而实现盈利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但运用海外互动进行创新而不是仅仅用来出口、采购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关于创业期的战略制定
不论是刚起步还是发展中“战略”都是必不可少的话题,而战略决定了公司的组织架构,决定了企业的可发展性和创造力,20世纪全球最好的CEO之一,杰克韦尔奇就提倡用五张ppt法来制定战略,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张:竞品的市场份额、优缺点和内部变化;
第二张:竞品最近的动态,包括产品、技术和人员变化发展;
第三张:针对第一、二张所提到关键点分析自己的情况;
第四张:发现和表达出潜伏的变量和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第五张:找找自身的优势并想想如何发挥它的作用。
解决业务增长的能力
增长才是王道,如果组织的业务不能增长,则组织也不能发展,这关乎组织的发展问题。韦尔奇提出了六个工具来解决业务增长问题,同时这六个工具也可以作为六个方面来对组织解决业务增长的能力进行评估。
1、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
说得简单点就是组织要不断地招募新人。审视一下自己的组织有多久没有主动地招募新人了,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是否是以新的视角来招募新人,而不是在招募“老人”,指那些复制型的招募活动。
2、要集中资源,不要分散资源。
这其实考核的是领导层的判断力和决断力。
3、重新定义创新,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创新是一种渐进式的,搭积木版组合式的创新,因此创新更需要协同,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同样重要,苹果ipod的高存储技术是向东芝买的!
4、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
薪酬应该是一个不断微调的过程,而不是一年只调整那么一到两次。因为商业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薪酬给付的基础和依据,这很重要!!
5、利用最优秀的人才实现增长计划。
把最强的人派到新业务中,而不是那些不那么强的人,但必须为最强的人消除后顾之忧,而不是只把人调过去就行了,需要匹配相应的资源。
6、通过任何必要的手段拉拢或清除那些抵制增长计划的人。
创业就是要善于借助团队的力量
20世纪全球最好的CEO之一,杰克韦尔奇就说,商业归根结底是一项团队的运动,无论你是依靠5个人,还是50个人,又或者5000人,1万5000人,也无论你是生产钢铁或者是在写代码,也无论你是刚创业三天还窝在车库里,或者已经坐在了自己奢华宽敞的办公室里,无时无刻我们都在借用团队的力量。所以商业永远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必须依靠群策群力,科技和人,对商业产生的驱动作用十分显著,他既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也会受到本地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是非常宏伟的事业,前景难测,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能说大功告成,韦尔奇在商界摸爬滚打一辈子,但他仍然在不断的学习。
来源【企业推广】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