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推广

Hi, 请登录

以汽车媒体平台车友群为例,谈谈我对小众领域社群运营的理解

社群是未来的新玩法,只是每家公司的性质都不一样,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套路,更加重要的应该是因地制宜。

行业背景

社群,从2018年初就成为了社交产品的一个风口,不管是工具类型的产品还是内容类型的产品,都扎堆往这个方向进行尝试。

社群是集聚用户,促进转化的一种好方式。但是对于作者所在的公司来说,我们一直面临着:对汽车感兴趣的用户受众面小、垂直度高、专业性强、趣味性弱的问题。这致使我们做每一个类型的产品都必须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

一、社群初期搭建与拉新

作为一个已有百万级车友群用户的产品,我们其实有一套相对完善并且持续在迭代的技术支撑系统,涉及群活码、机器人等技术,这里就不展开描述。更多的我会从运营侧进行论述,毕竟社群产品是一个强运营的产品。

社群初期拉新模式一般有三种选择:

紧扣目标主题,生产高质量内容和服务,吸引高粘性的用户,这是非常理想化的一种拉新方式;先用优惠或抽奖聚集一批用户,然后通过内容对用户进行筛选,类似知名小程序-抽奖助手便是这种形式;直接投放,靠打广告占据用户心智。

如果是代购,读书,知识付费等符合大众需求的社群,只要产品内容好,也不用太担心后期的活跃和转化问题。但如果是如题所说的受众面小,专业性强的社群,靠第一种带的量很少,基本要靠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案。

从过往的经验来说,我们的公众号和小程序有大量优质的内容、我们小程序上还有许多好用的工具,但是买车是一件需要长期思考决策的事情,很多人可能只会在最后一步才想加群了解一下。也就是说我从想买车到真正买车,有大概半年的思考期,而可能只有最后一个月左右,我真正的进行决策。

因此即使我们小程序每天有很多活跃的用户,加群的模块放在很显眼的位置,但最终对于社群的增量依然是有限的。

以汽车媒体平台车友群为例,谈谈我对小众领域社群运营的理解

从用户聚集快速来说:

内容拉新低相关度奖品拉新

当我们的社群用户到达了一定的体量,黑产随之而来。许多黑产盯上了我们的群用户,一进群就会发广告,这时候就需要一套完善反黑产机制,如:快速踢广告党。

二、社群拉新发散2.1 线下拉新

在腾讯推广(如:广点通)渠道费用越来越贵的年代,完成一个拉新用户可能需要10块钱左右,完成一个精准的销售线索转化可能需要几百块钱了。

而在社群领域有家做社群电商的公司月销达千万的公司,就是已经拥有 200W+ 粉丝的女性情感大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在社群建立初期,得益于创始人是畅销书作家的身份,开签售会的时候,召集线下社群聚会也就成为顺便的事儿。于是读者群成了后来社群“香蜜会”的雏形,其中的成员也成了「灵魂」的种子用户。

以汽车媒体平台车友群为例,谈谈我对小众领域社群运营的理解

香蜜会

那么车友群的拉新其实也可以采用线下的形式,举个例子:可以像传统教育企业地推那样在汽车城附件或者车展附近对车友群产品进行推广,只需要找普通兼职进行辅以小礼物的奖励,即可做一波拉人头。

另外还可以和传统4S店进行合作,提供社群的工作,帮助他们进行社群运营。他们来负责活跃群气氛和转化,群掌握在公司的手里。

2.2 线上拉新参考即可合伙人模式-以老带新;一个老成员可以消耗一定的金钱奖励来获-内荐名额,造成名额上的稀缺性。参考新世相课程-裂变拉新;直接通过分销裂变,利益驱动,推广者从中获取一定比例的提成,常见提成比例约为30%-50%。参考身边的摄影课程群-漏斗拉新;给你讲一堂免费公开课,然后课程结束后,告诉你他们还有一个更高级的课程和社群,如果想加入,那就掏钱加入,进行漏斗转化。三、如何让社群保持活跃3.1 确定组织结构

凤凰媒体平台_凤凰新闻自媒体平台_搜狐新闻全媒体平台

徐志斌在《小群效应》里面提到一个“三近一反”的效应,其中“三近”指的是相近的地域、相近的年龄、相近的兴趣爱好等,“一反”最早是指性别相反。

三近其实很好理解,兴趣相同三观一致的人总是很容易抱团取暖。“一反”则指相互帮助却有存在冲突和协作的两方,除去我们最熟悉的两性关系外,典型的还有商业环境中的甲乙双方、供需双方等。

那么对社群来说,群用户的基本情感需求是:社群有温度,群主接地气。但是所谓社群有温度,并不是指叫用户一声亲,更不是对用户有求必应。一般来说,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是给群主塑造形象,最终目的是树立用户对群主的信赖度。

在塑造群主形象之前,我们需要对我们的运营目的和现有用户群做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凤凰新闻自媒体平台,塑造专业且接地气的形象。在运营中所有的沟通内容和方式,需要吻合人物设定。立好基本设定后,再根据对用户的深入了解来不断调整的。

在我朋友圈中有一个社群,群主是一位喜爱摄影的程序员up主,群里面都是一群他的朋友或者粉丝,社群氛围超级好,群主偶尔出面维系一下感情,其余时间都是群友互相互动,虽然大家天南地北,但是群聊内容不仅限于旅游摄影还会有工作生活。

以汽车媒体平台车友群为例,谈谈我对小众领域社群运营的理解

活跃的旅行摄影交流群

以旅行摄影交流群举例,用户特征是18-30岁凤凰新闻自媒体平台,混迹在一线城市的小资青年,是一群热爱生活,生活积极健康的人。

群主设定是26岁左右,会写文章、摄影、拍视频的一线大厂程序员;性格幽默的炫妻狂魔,这一设定给用户打造一个亦师亦友的形象。他的履历和大部分用户的经历和理想有重合度,他的奋斗精神,旅行摄影创业的经验都会得到用户的认可,他的性格和小爱好,让他更接地气,散发独特的魅力,更容易拉进和用户的关系。

另外,群内还有一批活跃用户,他们是群主的朋友或者加群以后因为活跃而认识的人。群主也会适当对他们进行特殊关照,比如互动或者线下约个局。一方面私下跟KOL有较好的交情,经常沟通,甚至通过KOL透露一些内部消息给社群用户;一方面在群内公开给予KOL有一定地位,这样巩固KOL的粘性和活跃度,同时激励其他用户。

因此在社群,首推荐金字塔结构,它将人细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人,而所有人都需要认可群主,有利于社群氛围的打造。

以汽车媒体平台车友群为例,谈谈我对小众领域社群运营的理解

金字塔结构

同理打造车友群的时候,群主可以是公司的机器人或者真人,管理员是各个论坛的版主或者是活跃用户,其中再夹杂一些编辑等KOL。然后照着上面的搭配把群给活跃起来。

这里我们可以用《我不是药神》主角卖药举例子:

程勇(主角)一开采用在医院线下推销,一瓶也卖不出去。因为患者不确定这种药是不真药,觉得他们是骗子。而真正的骗子-张长林在这点做得相当好,采用的是会销的时候

试看结束,如继续查看请付费↓↓↓↓
打赏0.5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打赏

来源【企业推广】自媒体,更多内容/合作请关注「辉声辉语」公众号,送10G营销资料!

相关推荐